汇源果汁退市,绕不开的“反垄断”
2021-01-17 23:16:21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  按照汇源果汁的公告,明天,也就是2021年1月18日上午九点,香港联交所将取消汇源果汁的上市地位。从2007年赴港上市,募集40亿港元,创当年IPO最大金额,到如今被取消了上市地位,十三年天上人间,可叹辉煌无比的国民饮料。

汇源果汁辉煌的转折点,不能不说曾经的“反垄断”。2008年9月3日,可口可乐公司宣布,以179.2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汇源果汁的全部股份。对此,已经在香港上市的汇源果汁,也与可口可乐基本达成了协议。

其中,最大控股股东和创始人的朱新礼对此交易也是非常赞成。一方面,被收购后,朱新礼先生可以直接套现74亿港元。另一方面,朱新礼已经转型果汁的上游生产,花费20亿建新厂,打算做果汁原料供应商。

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,然后,该项收购却遇到了刚刚生效的《反垄断法》。改革开放多年来,我国曾经的很多“民族”品牌被外资收购后,要么雪藏,要么就直接消失了,此时期,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后,正是社会公众情绪高涨的时候。对此收购,当时新浪网搞过一个社会调查,有21万网民参加,有80%以上的网友选择了,“这项收购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产业”。

而当时的有关部门,经过审查之后,在2009年3月18日发布公告,指出禁止收购,提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,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健康发展。

这是《反垄断法》生效后,第一个发挥作用的案例。不过,如今看来,的的确确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案例。

这汇源果汁如今的退市下场,与企业“资本运作失败、多元化受损,管理混乱”有关。当年被否决收购之后,朱新礼也努力自救,可是“猪养大了,总要卖出去”的理念,再加上,多年来的各种发展措施,使得汇源果汁,这个我国果汁行业唯一一个全产业链的饮料公司,出现了“管理混乱,甚至乱改生产日期,果汁中有异物,品牌被滥用”等等问题。而亏损,甚至的被市场淘汰,也就成了汇源果汁的结局。

有个数据是,从2009年到2016年,汇源果汁八年时间里,扣非后,净利润有七年是亏损的。截止到2017年年底,总负债高达114亿。到如今被退市的现在,企业的经营数据更是惨不忍睹。就说实控人朱新礼先生吧,6次被法院强制执行,5次被列为限高消费人,1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,41亿元资产被银行申请冻结。

落了个被退市的下场,这的确有朱新礼个人的问题,但,不能不说这2009年的收购。若是能够被审批同意的话,或许按照朱新礼的规划,汇源果汁会是一个成功的农业种植企业,在果汁等饮料的上游行业强大无比。

当然了,历史不能后悔,可是这讨论却是必须的。果汁行业,这本身就是竞争很激烈的行业,没有一个企业,或者说品牌,能够长盛不衰。即就是暂时性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了,可是,这没有行政限制的行业,总会有新的资本进入的。当年红极一时的饮料品牌,健力宝、乐百氏、娃哈哈,汇源果汁到如今的农夫山泉,其命运令人感叹。

虽然,有些品牌消失了,可是新的品牌,只要抓住机会,找准市场定位,别说果汁行业,就说这饮料行业,真的是竞争非常激烈。果汁行业,没有任何商家能够一家独大的,竞争者此起彼伏,可口可乐、百事可乐够大的了,可是新的竞争者,会被限制吗?农夫山泉贡献出了新的中国首富,在我国的饮料市场上,有娃哈哈、有可口可乐,可照样有农夫山泉的成长空间。

汇源果汁被当做民族支柱产业,实在是将饮料行业看的太重了。能够算得上“国计民生”的行业,早有我国“做优做强做大”的国企主导着。

总之,汇源果汁是个悲剧。这是个2009年价值179.2亿港元的悲剧,也是反垄断与社会公众认识争议的标志,更是企业家朱新礼人生的高光时刻。十三年后的今天,对垄断的认识,似乎并没有多少进步,或许新的悲剧还将继续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